搜索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我要投稿
张江男 首页 张江通 查看内容

《血战钢锯岭》人物原型:不碰抢的二战英雄

2017-2-12 17:13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910| 评论: 0 |来自: 互联网

简介:周末在电影院看了《血战钢锯岭》,太赞了!虽然本人生平看过无数的战争片,但是这一部,我认为是最棒的!很多国产的抗日剧、抗日电影,我们常常被里面的桥段震惊,手撕日军、子弹会拐弯、手榴弹炸飞机……很多时候搞 ...

周末在电影院看了《血战钢锯岭》,太赞了!虽然本人生平看过无数的战争片,但是这一部,我认为是最棒的!

很多国产的抗日剧、抗日电影,我们常常被里面的桥段震惊,手撕日军、子弹会拐弯、手榴弹炸飞机……很多时候搞不清是编剧傻,还是编剧当我们傻。

但《血战钢锯岭》里面主角开挂的真实经历,比国产抗日剧更令人震惊。

二战时,有1600万美国兵上了战场,其中只有431人拿到了荣誉勋章(这是由美国政府颁发的美国最高军事勋章,颁给那些“在战斗中冒生命危险,在义务之外表现出英勇无畏”的军人),差不多4万人里出一人,比在北京上户口还难。

而在这431个人里面,有一个士兵,什么人都没杀就拿到了勋章。

这个士兵叫戴斯蒙德·道斯(Desmond Doss ,下面简称“道哥”)。

(道哥后来聋了,图来自网络,下同)

1941年,珍珠港被日本人偷袭后,道哥应征入伍,参加训练。

但道哥训练时拒绝带枪,被分到步兵队的他不想杀人,想当军医。

早在二战开始时,美国还没参战,道哥就已经知道,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会被拉到战场上去。他去参加了医疗培训,这样上战场时,他就能当军医救死扶伤,不用拿枪杀人。

当时的美国人都很好战,想复仇打死日本,那些一起训练的士兵看道哥连枪都不拿,都笑话他,骂他是孬种,丢尽了美国男人的脸。他们不仅打道哥,在他晚上祷告时扔鞋,还威胁说要杀死他。

有个军人警告道哥,只要你上了战场,我保证你不会活着回来。

道哥真的是孬种?怕见血?

不是,他只是不想杀人。

道哥是个很虔诚的基督教徒,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全是基督教徒的家庭,上学也是去教会学校,很坚信第六诫,认为所有杀戮都是错的。(圣经《十诫》,是上帝给教徒颁布的十条规定,必须遵守,第六诫是不可杀人)

小时候,道哥家里挂着《圣经》十诫和一些祈祷图文。有一幅画道哥看了很震撼,是“该隐杀死亚伯”的第六诫——该隐手中拿着棍棒,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。

除了第六诫,影响道哥永远不杀人的还有另一件事。

道哥爸爸是个酒鬼,有一次喝醉酒跟别人吵架,还拔了枪。

道哥妈妈报警后说:“警察快来了,你拿着枪太危险了。”让道哥把枪藏起来。

道哥当时很害怕,藏好枪后一出来,就看到爸爸被警察带走了。

从这以后,道哥认为枪是邪恶的东西,坚决不碰。

长大后,道哥上了教会学校。到18岁的时候,他想跟老师来中国传教,但最后还是参了军,报效自己祖国。

参军后,道哥每次训练前都会读一段随身携带的小本《圣经》,睡前也做祷告。

但有一件事他很苦恼,每周的安息日(就是周六)他都要去教会祷告。(《圣经》十诫的第四诫,就是守安息日,纪念上帝创造的日子,这一天不工作。)

训练第一周,士兵都不能离开基地,道哥提前做完任务,想去参加安息日。道哥向高层申请,高层同意了。

但到了第二周,道哥要离开基地时,训练的长官找他:“你以前参加安息日,那是你以前在家,但现在,你在军队,你必须服从军队的安排。”

道哥不认同,说自己可以延长平时的训练时间来弥补。

战友们都嘲笑他,但道哥很坚持,再次向高层申请。

最终,高层批准了,不过大家仍然不爽他,长官也认为他脱离了训练节奏,甚至以“违反军规”的罪名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。

道哥没有屈服,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做法,多次申诉。最后,道哥不仅没被开除,反而还被派去当了军医。

训练结束后,道哥被派到了太平洋战场,参加冲绳战役。

冲绳战役是二战中的关键战役,从1945年3月一直打到6月,日军10万多人伤亡,美方盟军8万多人,两败俱伤。血战钢锯岭就是其中一场惨烈战斗。

冲绳岛的中间,有三条东西走向的山脉,陡峭的悬崖和狭窄的山谷形成天然屏障,日军利用地形修建了大量的洞穴、地堡,用坑道连接起来。

日军在这里安排了11万士兵,每道山岭防线都有重兵把守。美军进攻很缓慢,每天只能移动一小段,战斗非常惨烈。

道哥所在的部队是77师。上了战场,即使是军医,也都是配备武器的,但道哥拒绝带任何武器,顶着子弹和炮火把受伤的士兵抬回来。

(道哥救伤员)

在战场上,一般情况下,医生只能按照受伤轻重有选择地救人,轻伤的救,重伤的给点吗啡让他等死。

但道哥不一样,他始终按照“能救一个是一个”的态度救人。

有一次,一个士兵双腿被炸断,胸部中弹,别人都放弃了,他硬是把士兵拖了回来,后来这个士兵活到了72岁。

传记《Desmond Doss in God's Care》里还记录了另一件事。有一次,道哥跑上战场救人,一个日本狙击手瞄准了他,战友们都被日军压制在战壕里,没办法掩护道哥,眼看着他就要被打死。

但狙击手一直没开枪。

多年以后,一个美国传教士在日本讲了这个故事。那个日本狙击手知道后说,当时他是要开枪的,但扳机不知道为啥出了毛病。

道哥的勇气和信仰渐渐得到了大家的尊敬,没人再侮辱他,瞧不起他。

1945年4月29日,道哥所在的部队受命去占领一个120米高的悬崖。

(爬上钢锯岭)

开战前,战友们都围着道哥做祷告。

接着,A连率先进攻悬崖,但遭到了日军的拼命抵抗,一直攻不上去,退了下来,很多士兵都受伤了。B连继续攻击,到了晚上,终于占领了悬崖。

这场战斗,他们一个人都没死,大家都认为是道哥的祷告保佑了大家。

占领这个悬崖之后,日军暂时退守。

5月5日,日军发起反攻。

一大批日军从洞穴里出来,朝他们扫射,旁边也飞来了5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,一阵阵烟雾弥漫,弹沿着山岭砰砰爆炸,石头和灰尘哗哗落下。

美军尽可能地跑起来,躲进低缓的土坡;道哥和六个战友也躲进了小土壕。美军的迫击炮队开始射击,想让日军退出悬崖。

几声巨响,几颗手榴弹在道哥附近炸开,道哥看到一个躲在护墙外的日本兵。

道哥叫了一声中尉,指了指日本兵的位置。

中尉说,我们会打死他。

但小土壕的坑道太窄了,能够射击的缝隙太小,子弹没打中。

日本兵发现了他们,朝道哥他们扔了手榴弹。

他们只能躲着,没办法移动;这样下去,七个人迟早会被干掉。道哥觉得这一次肯定要死了,开始祷告。

中尉把他的包扔出了小土壕,包里装着两颗当烟雾弹用的白磷弹。

日本兵又扔了一颗手榴弹,刚好落在那个包上。

神奇的事发生了,手榴弹没有爆炸,只有白磷弹在燃烧,升起了一道巨大的白烟。

“快,离开这里。”中尉喊。

借着白烟的掩护,道哥他们一个接一个,通过了狭窄的缝隙。道哥拖着急救包,让别人先走,他们撤出小土壕的时候,白烟也消失了。

这时,其他战友也刚从掩体出来。一阵猛烈的炮火从前方打来,他们只能后撤。

步枪噼噼啪啪到处响,为了掩护撤退,他们发射了一些白磷弹作掩护,然后结绳爬下崖底。

等到长官在崖底清点人数时,只有32人(不到三分之一)安全到达。

很多伤兵没办法顺着绳索爬下来,道哥留在了崖上,抢救他们。

大家都觉得没希望了,但道哥改进了结绳的方法,用一根绳索和断崖旁边的一根树桩,一个个地背起伤员,把他们送到崖底。

道哥不记得自己到底救了多少人,他不停地祷告,祈求上帝让他多救一人,多救一人也好。

5个小时后,大家都安全了。

当时太混乱,大家都没数道哥救了多少人,只知道救了很多人。长官说是救了100人,但道哥很谦虚,说只救了50人。后来,在道哥获得荣誉勋章的引文中,取了二者的平均数,定为75人。

电影里也沿用了这个数字。

回到部队,长官看到道哥的制服被血和汗浸透,已经干硬,还飞满了苍蝇。长官说,我们会给你一件新制服,接着找来军队的摄影师给道哥拍照片。

(道哥清理干净后,摄影师拍了照片)

5月21日,道哥又冒着子弹去抢救伤员,被日军追击,他和另外3个战友被迫藏到一个山洞里。

他们等到晚上,趁黑夜撤离。可刚出洞口,日军就扔了手榴弹。道哥为了掩护战友逃出去,双腿被炸伤了。

道哥不想连累别人,自己躲在洞里等了5个小时,直到援军来救。

被抬出山洞时,道哥发现了一个伤很重的战友,他马上从担架爬起来,要求医生先救这个战友。然后他和另一个伤兵相互支撑,一瘸一拐地撤退。

这时,子弹飞来,道哥又用手臂护住了战友,但他手臂也被打伤了。

当时战争快结束了,道哥准备回美国治疗,但他发现妻子送的小本《圣经》丢了。战友们都爬上悬崖,帮他寻找,最后找到了,把《圣经》寄回给道哥。

战争期间,道哥一直带着这本《圣经》,上面写着妻子的赠言——

“亲爱的,每当你阅读圣经,遵从信仰,上帝就会赐给你力量。我祈愿上帝会照顾你,不管你的路多么黑暗,你也不会悲伤或者孤独。假如有一天你不在这个世界上了,我们会在天堂里重聚,上帝会赐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地方。”

(道哥和妻子)

这就是《血战钢锯岭》的真实故事,也是导演梅尔·吉布森一贯想要讲的——宗教和信仰的主题。

收藏 邀请

提示:欢迎访问张江男网站!对张江男网站 或本文有任何想法,可以添加张江男网站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交流:zjmancn

惊呆
惊呆
大哭
大哭
感动
感动
晕倒
晕倒
口水
口水
微信公众号
张江男微信公众号
官方微博
张江男官方微博

推荐阅读

返回顶部